网上有关“核反应堆的秘密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核反应堆的秘密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提起核反应堆,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它是一种核反应装置,为什么不叫“装置”而叫“堆”呢?要揭穿这个秘密,我们来说一段故事。
原子能的实际试验,是在美国进行的。那是在1942年,当时欧洲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原子科学家都集中到了美国。这一年12月,流亡到美国的意大利科学家恩里柯·费米等人,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操场的地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核裂变反应装置。由于实验极为保密,工作人员一律不许对外讲出自己的工作情况,所以外界一般人是不知道这里的秘密的。
这个反应装置是由铀和石墨一层隔一层堆积而成的,共有57层,组成一个“堆”。这个“堆”极其庞大,据说光是使用的石墨,就够为当时全球每个人做一支铅笔。
当时的工作人员为了保密,在对外联系时,不能暴露真相。在打电报时,就只用一个简单的词“Pile”来代表实验装置,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堆”。后来,原子核裂变反应装置为世人所知,已经不成为秘密了,但是那个代号“堆”却沿用了下来,成为反应装置的正式名称。
有了反应堆,就可以控制原子核裂变反应的速度,使核能得到和平应用,如发电等。
现在反应堆的种类很多,有压水堆、天然铀石墨气冷堆等等,一般核电站用的是压水堆。压水堆就是加压水型反应堆。在这种反应堆里,装有核燃料,如铀235等。为了控制反应速度,反应堆里还装有许多组控制棒。控制棒一般都是用能吸收中子的材料制成,如银铟镉合金、硼钠等。核燃料在反应堆中排成有规则的堆芯,放在一种坚固的钢容器里。控制棒由电动机驱动,根据需要来控制中子的多少,从而掌握裂变反应的速度。反应堆在裂变反应时会产生巨大的热量,这些热量可以用高压水带走。
在核电站里,反应堆是关键性装置。为了将原子核裂变的能量用来发电,还得有一套完整的设备。它除反应堆外,还有蒸发器、汽轮机和发电机等。此外,还有蒸汽和水的管路等。
在用压水堆作反应堆的核电站里,总共有两套管道回路。第一套回路是通过主泵输入高压水,水进入反应堆后,被裂变反应的热能加温,高温水经稳压器进入蒸发器中,将第二套回路里的水加温,变成蒸汽。蒸汽进入汽轮机,带动汽轮机,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从汽轮机出来的蒸汽还可以通过冷凝器和泵,进入蒸发器中再次利用。从蒸发器中出来的另一部高压水还可以返回到反应堆中。
也许有人会担心,原子能发电站安全吗?它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吧?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首先,原子能发电站和原子弹虽然都是利用原子核释放的能量工作的,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过程是不同的。原子弹的能量释放速度不能控制,在瞬间进行;而原子能发电站的能量可以通过控制棒控制,按需要慢慢释放。可见,原子能发电站决不会爆炸。此外,原子能发电站还有多种保护措施。核燃料是放在坚固的钢容器里,反应堆又装在用金属制作的耐压容器中,而且埋在地下很深的地方。周围又用水泥等材料,把它严密地封锁起来。即使万一有原子辐射线泄漏,严密的封锁线也会把它们封锁在地下,不致泄漏到外面。
核反应堆到底能干嘛呢?有什么用?
历史上的几次核泄漏事件是什么
美国三里岛核泄漏
1978年3月28日凌晨,美国三里岛压水堆核电站2号机组制冷系统出现故障,致使核反应堆部分融化,最终造成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核泄漏事故。
这次事故是由于二回路的水泵发生故障后,二回路的事故冷却系统自动投入,但因前些天工人检修后未将事故冷却系统的阀门打开,致使这一系统自动投入后,二回路的水仍断流。当堆内温度和压力在此情况下升高后,反应堆就自动停堆,卸压阀也自动打开,放出堆芯内的部分汽水混合物。同时,当反应堆内压力下降至正常时,卸压阀由于故障未能自动回座,使堆芯冷却剂继续外流,压力降至正常值以下,于是应急堆芯冷却系统自动投入,但操作人员未判明卸压阀没有回座,反而关闭了应急堆芯冷却系统,停止了向堆芯内注水。
这一系列的管理和操作上的失误与设备上的故障交织在一起,使一次小的故障急剧扩大,造成堆芯熔化的严重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时正在演习,试验在完全停堆的情况下,利用发电机涡轮转动动能所产生的电能否关闭反应堆。在试验过程中操作员关上了许多反应堆的安全系统,除非安全系统发生故障,否则这是技术指南所禁止的。
促成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职员并没有收到反应堆问题报告的事实。设计者知道反应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危险,但将其蓄意隐瞒。此外,本次演习的总工程师是从事电气工程的,反应堆相关知识较匮乏,在出现异常情况时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
演习章程的粗糙,加之工程师对反应堆相关知识的匮乏,导致了切尔诺贝利核泄漏悲剧的发生。
日本核泄漏事故
2011年3月11日至目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
日本的核泄漏事故有客观原因,即由大地震和海啸“组合拳”引起。这次日本核电站特大地震发生后,首先是外部电网断电,继而发动机组出现故障,阀门又失灵等等。
但是,日本的核泄漏事故达到不可控制的地步,却跟人为因素有重要关系。由于核电站上空的辐射量比较大,日本自卫队放弃了在空中用直升机为福岛核电站进行注水和冷却的这样一个作业。王毅自豪的称,日本的核泄漏事故,在我国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我们有PLA(中国人民 *** )。
由此知,在没有人为事故的情况下,核电是安全的,而且比燃煤电站更高效、更清洁,但人是不安全的!
世界历史上发生过几次核泄漏世界上发生的几次核事故 核能是污染很少的能源之一。但是当核设施发生事故时,放射物质会大量泄漏到环境中,对空气、江河海洋、地下水、土壤等造成污染,进而危害动植物和人群,这叫核污染或放射性物质污染。世界上曾几次发生核事故或放射性污染,现简介如下:
1、1957年,英国的温德斯凯尔(现称塞拉菲尔德)核综合设施,发生了西方核工业历史上最惨重的事故。大火烧毁了两个生产钚的反应堆之一的核心部分,使放射性云状尘埃进入大气层。多年后,泄漏出的辐射物引起了几十起人类的癌症死亡。
2、1957-1958年,前苏联在乌拉尔山脉的克什特姆城附近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据最先报告这一灾难的原苏联遗传学家若列斯麦德维杰夫估计,在一次爆炸后,几百人因受到核辐射而患病致死。
3、1979年,在宾夕法尼亚哈里斯堡附近的三里岛电厂发生了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其中一个反应堆的一部分熔化,迫使居民在放射性气体漏入大气层之后撤离电厂所在地。
4、1986年4月26日,原苏联位于基辅市郊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4号反应堆爆炸起火,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死亡31人,受放射性物质严重伤害的有237人,有13万居民被迫紧急疏散,也使欧洲一些国家受到污染。
5、1987年9月28日,德国巴伐利亚疾病研究所丢失的放射性同位素铯-137的铅储罐,被当作废品卖给一家废品收购站,因收购站工人将铅罐砸开,致使放射性物质外泄,造成3人死亡,20多人患放射病,200多人受到伤害。
历史上的核核泄漏事件前苏联的核泄漏事件
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乌克兰基辅市以北1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灾难性大火造成的放射性物质泄漏,污染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国际社会广泛批评了苏联对核事故消息的封锁和应急反应的迟缓。在瑞典境内发现放射物质含量过高后,该事故才被曝光于天下。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前苏联最大的核电站,共有4台机组。4月,在按计划对第4机组进行停机检查时,由于电站人员多次违反操作规程,导致反应堆能量增加。26日凌晨,反应堆熔化燃烧,引起爆炸,冲破保护壳,厂房起火,放射性物质源源泄出。用水和化学剂灭火,瞬间即被蒸发,消防员的靴子陷没在熔化的沥青中。1、2、3号机组暂停运转,电站周围30公里宣布为危险区,撤走居民。事故发生时当场死2人,遭辐射受伤204人。5月8日,反应堆停止燃烧,温度仍达300℃;当地辐射强度最高为每小时15毫伦琴,基辅市为0.2毫伦琴,而正常值允许量是0.01毫伦琴。瑞典检测到放射性尘埃,超过正常数的100倍。西方各国赶忙从基辅地区撤出各自的侨民和游客,拒绝接受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进口食品。原苏联官方4个月后公布,共死亡31人,主要是抢险人员,其中包括一名少将;得放射病的203人;从危险区撤出13.5万人。1992年乌克兰官方公布,已有7000多人死亡于本事故的核污染。
5月9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布利克斯应苏联 *** 邀请,乘直升飞机从800米高空察看核电站的情况,他认为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事故。
灾后两年之中,26万人参加了事故处理,为4号核反应堆浇了一层层混凝土,当成“棺材”埋葬起来。清洗了2100万平方米“脏土”,为核电站职工另建了斯拉乌捷奇新城,为撤离的居民另建2.1万幢住宅。这一切,包括发电减少的损失,共达80亿卢布(约合120亿美元)。乌克兰 *** 已作出永远关闭该电站的决定。
白俄罗斯共和国损失了20%的农业用地,220万人居住的土地遭到污染,成百个村镇人去屋空。乌克兰被遗弃的禁区成了盗贼的乐园和野马的天堂,所有珍贵物品均被盗走,也因此将污染扩散到区外。靠近核电站7公里内的松树、云杉凋萎,1000公顷森林逐渐死亡。30公里以外的“安全区”也不安全,癌症患者、儿童甲状腺患者和畸型家畜急剧增加;即使80公里外的集体农庄,20%的小猪生下来也发现眼睛不正常。上述怪症都被称为“切尔诺贝利综合症”。
土地、水源被严重污染,成千上万的人被迫离开家园。切尔诺贝利成了荒凉的不毛之地。10年后,放射性仍在继续危胁着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约800万人的生命和健康。专家们说,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后果将延续一百年。
可怕的泄露,还好那时候我还没有出生,不过此次事故的危害延续一百年……所以,垫片,在这再次提醒:安全生产,生命重要。
求历史上发生过的十个最严重的核辐射外泄事件及详情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也在地震中受损并引发核事故。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核安全和辐射事件等级(以下简称INES)共分7个等级。以下是根据INES等级列出的史上最为严重的十大核事故,严重程度从小到大,刚刚发生的福岛核事故也位列其中。
1.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灾难(INES 7) 迄今为止,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蒸汽爆发和反应堆熔毁事故仍旧是历史上唯一一场INES等级达到7级的核事故。 切尔诺贝利已经成为核事故的一个代名词,反原子能 *** 者经常用“另一个切尔诺贝利”这样的字眼儿警告世人切尔诺贝利已经成为核事故的一个代名词,反原子能 *** 者经常用“另一个切尔诺贝利”这样的字眼儿警告世人有超过33.5万人被迫撤离疏散区。
此次核事故的直接死亡人数为53人,另有数千人因受到辐射患上各种慢性病。 1986年前苏联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严重程度超过克什特姆核事故,如果将核辐射扩散程度作为测量标准,这场核灾难的严重程度达到克什特姆核灾难的4倍。
迄今为止,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蒸汽爆发和反应堆熔毁事故仍旧是历史上唯一一场INES等级达到7级的核事故。 这场核灾难发生在1986年4月26日,当时4号反应堆的技术人员正进行透平发电机试验,即在停机过程中靠透平机满足核电站的用电需求。
由于人为失误导致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突然功率波动,安全壳发生破裂并引发大火,放射性裂变产物和辐射尘释放到大气中。当时的辐射云覆盖欧洲东部、西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区,有超过33.5万人被迫撤离疏散区。
此次核事故的直接死亡人数为53人,另有数千人因受到辐射患上各种慢性病。 今天,切尔诺贝利周边地区呈现出一种怪异的“反差”。
切尔诺贝利和普里皮亚特这两座遭到遗弃的城市慢慢走向衰亡,周围林地和森林地区的野生动物却因为人类的撤离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有报道称,当地甚至再次出现了已经消失几个世纪的猞猁和熊,它们的出现说明大自然拥有惊人的恢复能力,生命即使在最为可怕的环境下也有能力适应并进行调整。
切尔诺贝利已经成为核事故的一个代名词,反原子能 *** 者经常用“另一个切尔诺贝利”这样的字眼儿警告世人,就像反战人士经常喊出“另一场越战” 的口号一样。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所在地区被称之为“疏散区”,乌克兰 *** 很难阻止自称“潜行者”的人进入这一地区冒险取乐。
对于这些不知危险为何物的家伙,我们要送他们一句话——一些看不见的东西会让你们“很受伤”。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灾难是历史上唯一一场INES等级达到7级的核事故,但谁也无法保证不会发生另一场达到7级甚至更为严重的核灾难。
自然灾害、人为失误以及设备老化都是核工业无法回避的现实。全世界正在运营以及建造中的核电站共有近500座,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并不是未来是否会发生另一场核事故,而是“何时”发生。
2.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INES 4+) 福岛第一核电站位于东京东北部170英里(约合270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核电站之一,共建有6座核反应堆 福岛第一核电站位于东京东北部170英里(约合270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核电站之一,共建有6座核反应堆 福岛第一核电站位于东京东北部170英里(约合270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核电站之一,共建有6座核反应堆,负责为东京和日本电网供电。 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仙台未能幸免遇难。
地震引起的断电导致反应堆冷却剂泵停止工作。存放在地势较低地区的备用柴油发电机也在地震引发的海啸中严重受损。
由于1号反应堆所在建筑内的发电机无法启动,反应堆芯温度不断升高,安全壳建筑内的氢气不断积聚,达到危险水平。发电机产生的火花可能导致氢气爆炸,安全壳的屋顶被掀翻。
第二天,3号反应堆所在建筑内的氢气发生强度更大的爆炸。14日,2号反应堆所在建筑也发生爆炸。
由于贮水池内的水蒸发殆尽,4号反应堆所在建筑内存储的燃料可能起火燃烧。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仍处在“进行时”,INES等级被定为4级,但法国核安全机构认为实际严重程度超过4级。
核安全机构主席安得烈-克劳德·拉科斯特在14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4级已经非常严重,但我们认为这场核事故的严重程度至少达到5级,甚至是6级。” 3.2004年日本美浜核电站事故(INES 1) 虽然并未导致核泄漏,但蒸汽爆发还是导致5名工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虽然并未导致核泄漏,但蒸汽爆发还是导致5名工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国际原子能机构于1990年引入INES等级,采用对数进行分级,每一等级的严重程度相差近10倍,与用于判断地震震级的里氏震级类似。
webecoist网站的世界最严重核事故排行榜从2004年8月9日发生在日本美浜核电站的蒸汽爆发事故开始,INES等级为1级。 美浜核电站座落于东京西部大约320公里的福井县,1976年投入运营,1991年至2003年曾发生过几次与核有关的小事故。
2004年8月 9日,涡轮所在建筑内连接3号反应堆的水管在工人们准备进行例行安全检查时突然爆裂。虽然并未。
美国三里岛核电站发生历史上最严重核泄漏事件请讲出美国三里岛发生1979年3月28日凌晨4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电站第2组反应堆的操作室里,红灯闪亮,汽笛报警,涡轮机停转,堆心压力和温度骤然升高, 2小时后,大量放射性物质溢出。
6天以后,堆心温度才开始下降,蒸气泡消失--引起氢爆炸的威胁免除了。100吨铀燃料虽然没有熔化,但有60%的铀棒受到损坏,反应堆最终陷于瘫痪。
事故发生后,全美震惊,核电站附近的居民惊恐不安,约20万人撤出这一地 区。美国各大城市的群众和正在修建核电站的地区的居民纷纷举行 *** *** ,要求停建或关闭核电站。
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 *** 不得不重新检查发展核动力计划。
核反应堆,又称为原子能反应堆或反应堆,是能维持可控自持链式核裂变反应,以实现核能利用的装置。
核反应堆通过合理布置核燃料,使得在无需补加中子源的条件下能在其中发生自持链式核裂变过程。严格来说,反应堆这一术语应覆盖裂变堆、聚变堆、裂变聚变混合堆,但一般情况下仅指裂变堆。核能主要用于发电,但它在其它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核能供热、核动力等。
要用反应堆产生核能,需要解决以下4个问题:
1、为核裂变链式反应提供必要的条件,使之得以进行。
2、链式反应必须能由人通过一定装置进行控制。失去控制的裂变能不仅不能用于发电,还会酿成灾害。
3、裂变反应产生的能量要能从反应堆中安全取出。
4、裂变反应中产生的中子和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必须设法避免它们对核电站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的伤害。
扩展资料:
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当铀235的原子核受到外来中子轰击时,一个原子核会吸收一个中子分裂成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放出2—3个中子。这裂变产生的中子又去轰击另外的铀235原子核,引起新的裂变。如此持续进行就是裂变的链式反应。
链式反应产生大量热能。用循环水(或其他物质)带走热量才能避免反应堆因过热烧毁。导出的热量可以使水变成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发电。由此可知,核反应堆最基本的组成是裂变原子核+载热体。但是只有这两项是不能工作的。
因为,高速中子会大量飞散,这就需要使中子慢化增加与原子核碰撞的机会;核反应堆要依人的意愿决定工作状态,这就要有控制设施;铀及裂变产物都有强放射性,会对人造成伤害,因此必须有可靠的防护措施。
核反应堆发生事故时,要防止各种事故工况下辐射泄漏,所以反应堆还需要各种安全系统。综上所述,核反应堆的合理结构应该是:核燃料+慢化剂+载热体+控制设施+防护装置+安全设施。
百度百科——核反应堆
关于“核反应堆的秘密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liuzea]投稿,不代表六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iuzea.cn/jyan/202508-1688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六泽号的签约作者“liuzea”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核反应堆的秘密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核反应堆的秘密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提起核...
文章不错《核反应堆的秘密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