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中药苦参的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药苦参的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苦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本草经集注》载:?今出近道,处处有。叶极似槐树,故有槐名。花黄,子作荚,根味至苦恶。?什么是苦参?苦参的 功效作用 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苦参的资料,欢迎阅读。
苦参的介绍
苦参的功效作用
苦参为较常用 中药 。《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别名:地槐、白茎地骨、山槐、野槐。
来源:为豆科 植物 多年生类草本小灌木苦参(野槐)的干燥根。野生或栽培。
产地:主产于河北、山西、河南、湖北等省。全国大部地区有产。
植物形态:小灌木高50~120厘米,根圆柱形有分歧,外皮黄绿色或黄褐色。茎枝丛生草本状,嫩枝有纵沟,有**绒毛。奇数羽状复叶形似槐叶,总状花序顶生,花冠蝶形黄白色。花萼钟状,稍偏斜。荚果线形,先端尖如鸟喙。种子数枚近球形,成熟后黑色。
性状鉴别:根圆柱形,长10~40厘米,上粗下细,直径约1~3厘米。有分歧,外表皮棕**或褐色,皮薄多破裂。易剥落,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粗纤维状,黄白显射线纹理,有裂隙。苦参多在生鲜时切为不规则的厚片或段,厚长约1~3厘米。气微,味极苦,有豆腥味。
以根条顺长均匀,内淡黄白色,无枯朽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苦参硷。
功效与作用:1、利尿、解热:实验证实有利尿作用。
2、抗真菌:体外试验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抵制作用。
3、抗滴虫。
炮制:切片,生用。
性味:苦寒。
归经:入心、肝、大小肠经。
功能: 清热 除湿,利尿、祛风,杀虫。
主治: 湿热 痢疾,小便不利,疥癣疮毒。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 湿疹 、疮疖、女阴 瘙痒 等 皮肤病 ,以外用为主。可单用苦参30g煎汤外洗,或配合其它药,如皮肤止痒方。又可用于治疗菌痢、肠炎,以苦参9g、配木香9g、甘草2.4g,水煎服。
据报道,近年来,苦参治疗蓝氏贾第鞭毛虫病有一定疗效。但总的来说,苦参用于洗方或丸方中较适宜,不可多用于汤剂。最近,国内有用苦参注射液治疗痢疾肠炎等,又用苦参配枯矾等制成软膏,配樟脑等制成酊剂治皮癣,均有一定疗效。
苦参大苦 大寒 ,肝 肾虚 而无热者不宜服。
用量:3~15g。
处方举例:皮肤止痒方:苦参9g,百部15g,川椒9g,雄黄6g,硼砂6g,煎水外洗。
苦参的功效与作用
苦参的功效
苦参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杀虫。治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疸,赤白带下, 小儿 肺炎 ,疳积,急性 扁桃体炎 ,痔漏, 脱肛 , 皮肤瘙痒 ,疥癞恶疮,阴疮湿痒,瘰疬, 烫伤 。外治滴虫性 阴道炎 。
《本经》:"主心腹结气,症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
《别录》:"养肝胆气,安五脏,定志益精,利九窍,除伏热肠澼,止渴,醒酒,小便黄亦,疗恶疮下部匿,平胃气,令人嗜食。"
陶弘景:"恶病人酒渍饮之,患疥者服亦除,盖能杀虫。"
《药性论》:"治热毒风,皮肌烦燥生疮,赤癞眉脱,主除大热嗜睡,治腹中冷痛,中恶 腹痛 ,除体闷,治心腹积聚。"
《唐本草》:"治胫酸,疗恶虫。"
《日华于本草》:"杀疳虫。炒带烟出为末,饭饮下,治肠风下血并热痢。"
《珍珠囊》:"去湿。"
《滇南本草》:"凉血,解热毒,疥癞,脓窠疮毒。疗皮肤瘙痒,血风癣疮,顽皮白屑,肠风下血,便血。消风,消肿毒,痰毒。"
《本草从新》:"燥湿,胜热,治梦遗滑精。"
苦参的作用
美容 护肤 作用
苦参能够平衡油脂分泌,疏通并收敛毛孔,清除皮肤内毒素杂质,丰富的本草 营养 ,促进受损血管 神经 细胞的生长和修复,恢复皮下毛细血管细胞活力,肌肤重现紧致细滑,起到美容护肤的作用。
抗菌作用
苦参醚提物及醇提物对金**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苦参水浸剂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毛癣菌、奥杜盎小芽孢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抗 肿瘤 作用
苦参碱在体内外对小鼠艾氏腹水癌及肉瘤-180有抑制作用。
升白作用
苦参总碱及氧化苦参碱有明显的升白作用,对环磷酰胺、X射线与钴射线照射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抗炎作用
苦参碱对小鼠巴豆油引起的耳廓肿胀、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渗出增加、大鼠角叉菜胶性足垫肿胀,均有抑制作用。
抗心律不齐作用
苦参碱能对抗氯仿-肾上腺素诱发的猫室性纤颤;也对抗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及哇巴因诱发的豚鼠室性纤颤.对氯仿吸入所致的小鼠心室纤颤、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氯仿-肾上腺素诱发的兔心律失常有明显对抗作用;苦参总黄酮并能对抗心肌细胞团自发及哇巴因诱发的搏动节律失常。
平喘祛痰作用
苦参通过兴奋?受体,解除支气管痉挛及抑制抗体和慢反应物质的释放而产生平喘作用的。研究表明,苦参有明显祛谈作用。
安定作用
苦参有安定的作用,苦参总碱单独使用有轻度的镇痛作用,与阈剂量吗啡合用,可显着增加其镇痛百分率。
抗过敏作用
苦参碱可降低过敏介质的释放,具有抗过敏的作用。
治疗自身免疫病
苦参一药,我们临床较多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过敏性 疾病 引起的皮疹、红斑,皮肤、口腔、阴部溃疡,眼炎,血管炎,蛋白尿、转氨酶、肌酶、球蛋白升高,淋巴结肿大等,是一味重要的免疫抑制药。其药力和副作用比环磷酰胺、氨甲蝶呤等免疫抑制药要弱。治疗皮疹、红斑、瘙痒与生地、地肤子、白鲜皮等同用。治疗血管炎、蛋白尿与生地、丹皮、接骨木、落得打等同用。治疗白塞病,眼炎,口腔、阴部溃疡与徐长卿、土茯苓、焦决明等同用。
抗癌
苦参有细胞毒作用,能抑制细胞增殖,是一味重要的抗癌中草药,可与七叶一枝花、南星、半夏等同用。其抗癌的作用机制类似丝裂霉素,但药力和副作用远远不如丝裂霉素。治疗大便脓血大便脓血症状可由感染性、免疫性、恶性三种不同性质的疾病所引起,其 治疗方法 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苦参对三种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苦参也用于治疗真菌,与蛇床子等同用,以外洗为好。
治疗肝炎和心肌炎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 辨证有湿热瘀滞、肝气郁结、肝脾两虚等情况,治疗肝炎的重要药物苦参碱是从山豆根中提取的,苦参所含的是苦参碱的衍 生物 。苦参水煎服能治疗肝炎,降低转氨酶,HBsAg、HBeAg转阴和HBV-DNA滴度下降是一味重要的中药。但单味使用是不够的,还需与疏泄肝郁和养肝健脾等法结合。与柴胡、郁金、黄芩、女贞子、甘草等同用。苦参也能治疗心肌炎、早搏、T波改变等,与生晒参、玉竹等同用。
治疗细菌性痢疾
无论是口服还是注射,苦参对细菌性痢疾都有疗效。
治疗急性肠 胃炎
医学 研究表明,苦参可用于治疗急性 肠胃炎 。
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等
苦参可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急性结合膜炎、急性 乳腺炎 、牙周炎、 外科 感染和疖肿、肾盂 肾炎 、急性 气管炎 、急性淋巴结炎等10余种急性炎症性疾病。此外,对 结肠炎 、 胆囊炎 、 膀胱炎 及其它炎症也有一定疗效。
治疗带下阴痒
苦参对妇女带下色黄,以及男性阴肿阴痒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治疗湿疹疥癣
苦参能够清除下焦湿热,并且杀虫止痒,对湿疹疥癣引起的皮肤瘙痒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治疗小便不利
苦参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小便不利,灼热涩痛。尤其对妇女因妊娠而引起的小便不利,配合服用苦参汤剂效果更加。
苦参的禁忌
脾胃虚寒者忌用。
反藜芦,不宜与藜芦同用。
《本草经集注》;"玄参为之使。恶贝母、漏芦、菟丝子。反藜芦。"
《医学入门》:"胃弱者慎用。"
《本草经疏》:"久服能损肾气,肝、肾虚而无大热者勿服。"
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中毒后出现流涎、步伐不整、 呼吸 、脉搏急速、惊厥,最后因呼吸停止死亡。
蛇床苦参汤方由什么组成?
湿止痒洗剂原料土茯苓、苡仁、白鲜皮、黄柏、地肤子、苦参、五倍子、白矾各30g。
制法急性湿疹色潮红热盛者力性地榆30g;亚急性、慢性湿疹皮损肥厚,加皂角刺、三棱各30g。加水约2500ml,煎成1500ml药液,待稍温,频洗患处,每次30分钟,每天1~2次,3天用药1剂。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敛疮。主治湿疹。
验效治疗湿疹67例,其中男29例,女38例;年龄13—17岁23例,18~39岁28例,40~57岁16例。结果:痊愈53例,显效14例。
蓠苏艾冰合剂原料黄花蒿100g,紫苏、艾叶各50g,冰片10g。
制法冰片研细,余药加水煎取1000ml药液,加入冰片粉,混匀备用。用时取纱布浸药液湿敷患处半小时,若洗浴半小时则效果更好。另外,每天以此药水外搽患处4~6次。
主治清热凉血,止痒。主治阴囊湿疹。
验效治疗阴囊湿疹165例,其中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1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1天,10天以内者125例。结果:痊愈161例,好转4例。疗程3~6天。
罗氏湿疹散原料藜芦10g,五倍子10g,枯矾10g,硼砂8g,雄黄8g,黄连6g,冰片2g。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过200目筛,贮瓶备用。以盐水或浓茶洗净拭干患处,撤上药粉。如疮面干燥者,以菜油调和药粉涂搽患处。
主治清热解毒,收湿止痒。主治婴幼儿湿疹。
验效治疗婴幼儿湿疹60例,年龄2个月至4岁;病程10~60天。结果:创面愈合,临床症状消失,且半年内未复发者为痊愈。共49例;创面基本愈合,临床症状消失,偶有复发,再用本方仍有好转者为有效,共10例;无效1例。
复方殴皮洗液原料桃树嫩皮100g,花椒树嫩皮100g,苦楝树嫩皮90g,白鲜皮60g,苦参60g,葛根60g,明矾(研细粉)30g,硫黄(研细粉)30g。
制法上药除明矾、硫黄外,加开水2000ml,煎30分钟后备用,待药液温度降至30℃左右加入明矾和硫黄粉,搅匀,片刻后即可外洗。每天洗1次,5天1剂,每次用时加热至30~C,10天为1疗程。
主治清热解毒,收涩止痒。主治湿疹。
验效治疗湿疹34例,其中急性湿疹16例,慢性湿疹13例,婴儿湿疹5例。结果:急性湿疹、婴儿湿疹经治疗3至6天全部痊愈;慢性湿疹经治疗6至10天,痊愈12例,好转1例,治愈率为97.1%。
苦参汤原料苦参50g,地肤子、蛇床子、白鲜皮各30g,花椒、黄柏、苍术、大黄、野菊花各15g,甘草10g。
制法上药加水武火煎煮至沸,转文火煎15分钟,离火后勿须过滤药汁,先用热气熏蒸病变部位,待药温降低不烫手时,便可坐入盆中,直至药凉为止,每日2~3次,每次坐浴完毕,拭干肛周,再用棉花蘸滑石粉适量敷于局部。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止痒。主治肛门湿疹。
验效治疗肛门湿疹214例,其中原发性肛门湿疹103例,继发性肛门湿疹111例。结果:经治疗1周,原发性肛门湿疹全部治愈,继发性肛门湿疹明显改善。
没银煎液原料没药50g,金银花50g。
制法上药加水1000ml,煎至500~700ml,冷却备用。用6~8层纱布浸取药液,以不滴水为度,平敷于患部,每次30分钟,每日3次。小面积皮损可用棉签蘸液涂擦,手足部病变用药液浸泡。
主治清热解毒,散血化瘀。主治皮肤湿疹、皮炎、足癣。
验效治疗各种皮肤病192例,其中急性湿疹67例,慢性湿疹急性发作42例,接触性皮炎52例,足癣合并感染26例,其他5例。结果:184例仅用药1~2天,8例用药5天后即见皮损渗出减少,创面于燥结痂,192例全部治愈。
紫归油原料紫草10g,地骨皮10g,丁香10g,当归5g。
制法上药加入250g香油中浸24小时,用陶瓷缸文火培焦去渣备用。每日2~3次,涂擦局部。10天为1疗程。
主治润燥生肌,止痒。主治皲裂性湿疹。
验效治疗皲裂性湿疹98例,均为女性;病程5个月至16年。皮损以干燥、粗糙、脱屑、皲裂为主,无糜烂、渗出,真菌镜检均阴性。结果:治愈65例,有效28例,无效5例。
中药苦参的功效和作用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妙药奇方》。
组成蛇床子60克,苦参60克。
主治外阴瘙痒。
用法水煎,先取汁半碗内服,再将余汁加温熏洗。
中药苦参的功效和作用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苦参的功效和作用的功效与作用,这种食材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这种中药材在中医上运用已久,不仅仅有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作用,不适量食用药材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以下是中药苦参的功效和作用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苦参的功效和作用的功效与作用11、抗菌消炎
药理学研究表明,苦参中的生物碱对细菌的呼吸和核酸代谢有抑制作用,对异质菌、变形菌、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所以临床上苦参有抗菌和消炎的作用,对痢疾细菌、妇科炎症有明显治疗作用。
2、抗肿瘤
研究发现苦参中含有可以抗癌的活性成分,临床试验证实苦参对多种癌细胞都有明显抑制作用。
3、镇痛安定
苦参有一定的稳定情绪的作用,单独使用时苦参中的总生物碱有镇痛效果;如果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比如阈剂量删除同时用镇痛效果更加明显。
4、平喘祛痰
临床上苦参也用于支气管炎症的治疗,因此它有祛痰和平喘的显著效果,同时对疾病本身也有治愈作用。
5、抗过敏
苦参中的苦参碱成分药用效果很多,因此除了抗肿瘤作用外,还有抗过敏的效果。苦参碱能减少体内过敏介质的释放,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6、驱虫
苦参的驱虫作用也是生物碱成分,可以麻痹寄生虫的神经系统,降低虫子的附着力和活力,将虫子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充当驱虫剂。
都知道是药三分毒的道理,所以作为药材苦参也有自己的食用禁忌,一起看看苦参的使用注意事项是什么吧?
脾胃虚寒和肠胃虚弱的患者禁用苦参。
药理试验发现苦参和藜芦同时食用会发生药理反应,所以苦参不能和藜芦同时用。
3长时间食用苦参对肾脏有损,所以肾虚、肝脏不好的人建议少用苦参。
4、苦参是有轻微毒性的药材,因此使用苦参要在医生的`建议下,用量过多的话很容易出现中毒反应。
作为药材苦参的有很多显著的功效作用,尤其是在抗菌消炎方面最为明显,临床试验已经证实苦参对多种细菌都有抑制和消灭作用,再有就是苦参抑制肿瘤的效果也很明显。不过苦参的毒性也不能忽视,所以不要自行购买苦参使用。
中药苦参的功效和作用的功效与作用21、苦参治面黑、干黯风刺:
苦参一斤,赤芍药、冬瓜子各四两,玄参二两。上为末,每服一钱;用手洗面上。(《普济方》)
2、苦参治痢疾:
陈苦参七两,粉甘草七两。碾为末。用姜一钱与陈茶一撮煎水,用煎药,大人服一钱,婴儿服三分至五分。(《众妙仙方》)
3、苦参治卒头痛如破,非中冷,又非中风:
苦参、桂、半夏等分。捣,下筛,苦酒和以涂痛则瘥。(《肘后方》)
4、苦参治血痢不止:
苦参炒焦为末,水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米饮下。(《仁存堂经验方》)
5、苦参治梦遗食减:
苦参三两,白术五两,牡蛎粉四两。为末,用雄猪肚一具,洗净,砂罐煮烂,石臼捣和药,干则入汁,丸小豆大。每服四十丸,米汤下,日三服。(《保寿堂方》)
6、苦参治齿缝出血:
苦参一两,枯矾一钱。为末;日三揩之。(《普济方》)
7、苦参治嗜睡眠:
苦参三两,白术二两,大黄一两。捣末,蜜丸如梧子大,每食后服三十丸。(《医心方》)
8、苦参治谷胆,食毕头旋,心怫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
苦参三两,龙胆一合。为末,牛胆丸如梧子大。以生麦汁服五丸,日三服。(《肘后方》)
9、苦参治小儿口疮:
苦参、黄丹、五倍子、青黛各等分;研为末,敷。(《外科理例》)
10、苦参治大小便不利:
苦参、滑石、贝齿各等分。上三味捣筛为散。每服饮下一匕,或煮葵根汁服之,弥佳。(《外台》)
11、苦参治中耳炎:
苦参1.5g,冰片0.3g,麻油(或用菜油)9g。将麻油煎沸,加入苦参,炸焦变黑捞出,稍冷加入冰片细粉,冷后使用。用时用药棉蘸尽耳内脓液,再用药油滴耳,每日2—3次。(南药《中草药学》)
12、苦参治赤白带下:
苦参二两,牡蛎一两五钱。为末,以雄猪肚一个,水三碗煮烂,捣泥和丸,梧子大。每服百丸,温酒下。(《积善堂经验方》)
13、苦参治白癜风治瘰疬结核:
苦参四两捣末,牛膝汁丸如绿豆大。每暖水下二十丸;日服。(张文仲《备急方》)
14、苦参治鼠漏诸恶疮:
苦参二斤,露蜂房二两,曲二斤。水三斗,渍药二宿,去滓。黍米二升,酿熟稍饮,日三。一方加猬皮更佳。(《肘后方》)
1、苦参治疗小便不利:
苦参浴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小便不利,灼热涩痛。尤其对妇女因妊娠而引起的小便不利,配合服用苦参汤剂效果更加。
2、苦参治疗带下阴痒:
对妇女带下色黄,以及男性阴肿阴痒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3、苦参治疗湿疹疥癣。
苦参浴能够清除下焦湿热,并且杀虫止痒,对湿疹疥癣引起的皮肤瘙痒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4、 苦参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者忌用苦参,苦参反藜芦,不宜与藜芦同用。
关于“中药苦参的介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liuzea]投稿,不代表六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iuzea.cn/cshi/202507-883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六泽号的签约作者“liuzea”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中药苦参的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药苦参的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苦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文章不错《中药苦参的介绍》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