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本意的全部翻译。

网上有关“更漏子.本意的全部翻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更漏子.本意的全部翻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词牌名。因唐温庭筠词中多咏更漏而得名。双调四十六字,上阕两仄韵﹑两平韵,下阕三仄韵﹑两平韵。

词牌简介

《更漏子》,词牌名。又名《付金钗》《独倚楼》《翻翠袖》《无漏子》。见《花间集》录唐温庭筠词。《尊前集》注“大石调”,《黄钟商》 又注“商调”(夷则商)。《金奁集》入“林钟商调”。《词律》卷四,《词谱》卷六列此词。

词体主要有三:一体即温庭筠“玉炉香”词,双调四十六字,前片六句两仄韵,两平韵;后片六句三仄韵,两平韵。仄韵平韵依次递转,不同部错韵。一体即韦庄“钟鼓寒”,词,字数,句度均与温词略同,唯换头句不用韵。一体列宋杜安世“遥远途程”词,双调,一百零四字,上、下片各十句,五平韵。其词独列一体,与四十六字体迥异。三体中,以四十六字体为正体。该体的作法是:起为三字对句,而平仄互异。第三句为六字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拘。第四、五句换平韵,亦为三字对句。第六句五字,第一字宜仄。第三字宜平。后半起句即用韵,第二句不用对偶。第三句以下,均与前同。

词牌来源

唐人称夜间为“更漏”,杜甫《江边新乐诗》:“余光隐更漏,况乃露华浓。”许浑《韶州驿楼》诗:“主人不醉下楼去,月在南轩更漏长。”此调创于晚唐,而温飞卿最擅其词。《苕溪渔隐丛话》:“庭筠工于造语,极为绮靡,《花间集》可见矣;《更漏子》一词尤佳。其词云:‘玉炉香,红蜡泪。’”飞卿传者有两首,而所咏又俱本意,调名创作,或即为温飞卿本人耳。毛氏《填词名解》亦云:“唐温庭筠做《秋思词》,中咏‘更漏’,后以名词。”

词牌格律

定格对照词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仄平平,平仄仄(韵)。

柳丝长,春雨细,

中仄中平中仄(韵)。

花外漏声迢递。

中仄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惊塞雁,起城乌, 画屏金鹧鸪。

平中仄(韵),中平仄(韵),中仄中平中仄(韵)。

香雾薄, 透帘幕, 惆怅谢家池阁。

中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红烛背,绣帘垂, 梦长君不知。

更漏子·柳丝长原文: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更漏子·柳丝长翻译及注释

翻译 柳丝柔长春雨霏霏,花丛外漏声不断传向远方。塞雁向南归去令人惊心,杂乱的城鸟寻觅著栖巢,望着画屏上对对金鹧鸪令人格外伤感。薄薄的香雾透入帘幕之中,美丽的楼阁池榭啊再无人一起观赏。绣帘低垂独自背着垂泪的红色蜡烛,长梦不断远方亲人啊可知道我的衷肠?

注释 1、更漏:古人用铜壶滴漏来计时,将一夜分为五更。2、子:曲子的简称。3、漏声:指报更报点之声。4、迢递(tiao di):遥远。5、塞雁:北雁,春来北飞。6、城乌:城头上的乌鸦。7、画屏:有图饰品的屏风,为女主人公居室中的摆设。8、金鹧鸪(zhe gū):金线绣成的鹧鸪,可能绣在屏风上,也可能是绣在衣服上的。9、薄:通「迫」,逼来。10、惆怅(chou chang):失意、烦恼。11、谢家池阁:豪华的宅院,这星即指女主人公的住处。谢氏为南朝望族,居处多有池阁之胜。后来便成为一共名。韦庄归国遥词中有「日落谢家池阁」句。12、红烛背:背向红烛;一说以物遮住红烛,使其光线不向人直射。

更漏子·柳丝长鉴赏

 这首词是一首抒写女子春夜相思愁苦的春怨词。词的上片写女子春夜难眠的情状。作者由景写起,以动寓静。柳丝亦如情丝,细雨亦湿心田,如此长夜,思妇本已难眠,却偏偏总有更漏之声不绝。「惊」「起」雁、乌,更惊起独守空房的相思女子。寂寞中听更漏声,仿佛石破天惊,甚至连画屏上的鸟都已被惊起,女子的朦胧情态一扫而空,惆怅更重。上片写景似乎单纯,但处处都可见情,「惊」「起」的气氛笼罩全片,为下片的叙写情怀做了极好的铺垫。

 词的下片直接写人,以静寓动。香雾虽薄却能透过重重的帘幕,正像相思的惆怅挥之不去,驱之还来。过片三句写尽了闺中女儿怅惘寂寞的心思。最后三句说,任红烛燃尽,把帐帷落下,本以为可以不再听、不再看便不再思了,未料想,相思却入梦,只是梦里有君君不知啊!下片写人兼写境,以女子的心境来写女子的环境,实际上暗中写出了「君」的无情和冷漠,由「君」的「不知」更写出了女子的「惆怅」和凄苦,是以情视景、以景见意的写法,委婉含蓄。

 全词动中有静、静中寓动,动静相生,虚实结合,以女子的情态反映相思之情的无奈和愁苦,语轻意重,言简情深,含蓄蕴藉,曲致动人,是婉约词的风格。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庭筠工于造语,极为绮靡,《花间集》可见矣。《更漏子》一首尤佳。

 胡元任云:庭筠工于造语,极为奇丽,此词尤佳。《花间集评注》引尤侗云:飞卿《玉楼春》、《更漏子》,最为擅长之作。

 俞陛云《唐 五代 两 宋词 选释》:《更漏子》与《菩萨蛮》同意。「梦长君不知」即《菩萨蛮》之「心事竟谁知」、「此情谁得知」也。前半词意以鸟为喻,即引起后半之意。塞雁、城乌,俱为惊起,而画屏上之鹧鸪,仍漠然无知,犹帘垂烛背,耐尽凄凉,而君不知也。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惊塞雁」三句,此言苦者自苦,乐者自乐。

更漏子·柳丝长赏析

 这首词表现了一个思妇在春雨之夜的孤寂境遇和愁苦思恋。

 上片写室外之景。首三句描写春雨绵绵洒在柳丝上,洒在花木丛中的情形。独处空闺的人是敏感的。外界的事物很容易触动其心绪,何况是在万籁俱寂的春夜。因此,当她听到从花木上掉下来的雨滴之声,犹误以为是远方传来的计时漏声。可以想像,思妇由于对远人的眷念时刻萦系在心,无法释然。故而心绪不宁,度日如年。那雨滴之声就像是放大了的漏声,对她来讲就格外地刺耳。柳丝、春雨等本是浓丽之景。但在这里只是用来暗示思妇凄凉的心境,增强对比的效果。「惊塞雁」三句则进一步渲染思妇的这种心理感觉。人忍受不了这夜雨之声的侵扰,那么物又如何呢。在思妇的想像中,即使征塞之大雁,宿城之乌鸦,甚至是画屏上之鹧鸪也必定会闻声而惊起,不安地抖动其翅翼。这几句是移情于物的写法,以惊飞的鸟来暗示思妇不安的心情。「画屏金鹧鸪」乍一看似突亍铿由室外移至室内,由听觉变成了视觉。其实,描写静止的鹧鸪慢慢变得灵动起来,这种错觉正好衬出思妇胸中难言之痛苦。

 下片描写思妇所居之室内情形。在兰室之内,炉香即将燃尽.香雾渐渐消散,但却依然能透过层层的帷帐。在这样精致雅洁的环境里,思妇的心态却只能以「惆怅」两字来概括,可见其凄苦。这里「谢家池阁」泛指思妇居处。由于这些华堂美室曾经是思妇与离人共同欢乐的地方。现今独自居住,物是人非,故其心理感觉就迥然不同。「红烛背」三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在这孤寐无伴的夜晚。百无聊赖的环境下思妇之情状。如何才能排遣心中绵绵不绝的离情,如何才能寻觅离人的踪影。只有吹熄红烛,放下帐帷,努力排除外界的干扰,进入梦乡。然而「梦长君不知」,这又是一种多么可悲可叹的情景。

 全词用暗示的手法,造成含蓄的效果,思妇寂寞凄凉的心理状态,深沉细腻的感情世界,几乎都是从具体的物象中反映出来的。

诗词作品: 更漏子·柳丝长 诗词作者: 唐代 温庭筠 诗词归类: 婉约、女子、相思

关于“更漏子.本意的全部翻译。”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liuzea]投稿,不代表六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iuzea.cn/cshi/202507-8584.html

(16)
liuzea的头像liuzea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liuzea的头像
    liuzea 2025年07月25日

    我是六泽号的签约作者“liuzea”

  • liuzea
    liuzea 2025年07月2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更漏子.本意的全部翻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更漏子.本意的全部翻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词...

  • liuzea
    用户072504 2025年07月25日

    文章不错《更漏子.本意的全部翻译。》内容很有帮助